
大家好,我是老马啸西风。
一位兴趣使然的技术开发者。
个人公众号

知行合一
之前写的时候相对比较随性一些,只是把自己见到的、接触过的渠道整理了一下给写上去了。
在后来修改的过程中,慢慢的觉得这些东西看起来挺多的,但是写得非常浅,没有触及到本质。
有同学可能会想,你挣个零花钱有什么本质可以讲🤷🏻♂️,就不要学那些自媒体装了。
我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,但是后来琢磨久了,发现这背后还是有逻辑的。
首先,来看我们的主题,程序员如何优雅地挣零花钱。
它有两个重点,一个是「 零花钱 」,另一个是「 优雅 」。
所谓「零花钱」,就表明我们做的这个事情它是一个「副业」,我们还有一份正职工作在。
首先我们要讨论一下什么叫资产。
这个定义就见仁见智了,我这里使用罗伯特·清崎在《穷爸爸富爸爸》里边的一个定义,那就是「能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」就是资产。
正是因为资产具备这种特性,它才能在我们睡觉逛街看电影的时候帮我们挣钱。
话说《穷爸爸富爸爸》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,罗伯特·清崎后来还写了一个系列,核心是富人不为钱工作,而是让钱为自己工作。
在书里边,主要通过「购买」的方式来获得资产。这里是书中列出来的资产类型:
股票
债券
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
票据(借据)
版税,如音乐、手稿、专利
其他任何有价值、可产生收入或者增值潜力且有很好销路的东西
所以这个系列后来就跑去教人投资和理财了。
去解决大家的痛点?如何提升收入?
B 如何提升技术==》提升收入
C 如何提升面试==》
D 如何提升副业==》
如何打造自己的资产:
1)规模化---》低成本,边际成本接近于0
BLOG
学习笔记(小册、文档)--》使用开发心得===》工具、生态===》开源项目(代码+产品)
不同的媒介:图文 自媒体视频、电子书、软件
2)作品集合:开源项目==》服务==》平台解决方案
3)版权 专利
像企业一样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资源
如果没有自己的基础设施,就只能任由平台操控。但如果有自己的基础设施,当平台策略不匹配时,可以引导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消费内容、购买产品。
PS:比如被平台封杀
平台有自己的红线和潜规则,甚至会出现一些失误。如果不小心碰到这些问题,可能会导致封号。
使用平台的基础设施还可能导致产品形态过于雷同。
如果产品形态比较保守,可能没有问题,但如果在产品形态上进行创新,平台基础设施的约束就会非常大。
我们认为的最佳实践是首先拥有一个完全可控的基础设施,然后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资源和流量,分发内容到其他平台,并将用户回流至自有基础设施,形成一个混合生态。
5w: what when where why who
2H: how(如何做?资源?)? how much(做到什么程度?)
书里我创造了一个用来分析程序员职业的工具,。它根据现金流将程序员的职业空间分布到了E、S、B、I 四个象限中,我们依次来说说。
5w: what when where why who
2H: how(如何做?资源?)? how much(做到什么程度?)
在通过大量章节充分了解了副业的重要意义之后,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「为什么」。
下边我们开始来讲「是什么」和「怎么做」。
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我的习惯是要想明白它的本质,弄清楚它的核心资源,了解它的核心优势。
来看我们这本书的副标题 —— 「程序员如何优雅地做副业」。
它有两个重点,一个是「优雅」、一个是「副业」。
5w: what when where why who
2H: how(如何做?资源?)? how much(做到什么程度?)
总体来讲,付费视频课是一个中等投入,然后产出极高的副业。
前期需要做一些课程内容的准备;后期你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;录音还需要购买硬件。
大部分的程序员并没有视频剪辑技能,所以这里有学习成本。
硬件的话倒不算贵,便宜点的不到一千就能搞定。但是这是在我们赚到钱之前就要投入进去的。
从产出上来讲,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类。中国人有良好的为教育花钱的传统,大部分的用户都愿意为好的课程花钱。